首頁> 政策法規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 農牧廳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使用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 農牧廳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

 發布日期: 2024-06-18   |   訪問次數:1087    |  來源:  
字體: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 農牧廳

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

內財農〔2024〕578號

各盟市財政局、農牧局,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財政局、農牧局: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糧油生產保障資金管理,提高糧油生產保障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財政部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23〕11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內蒙古自治區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 ? ? ? ? ? ?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

  2024年5月29日

  

內蒙古自治區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糧油生產保障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強糧油生產保障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財政部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23〕11號)《內蒙古自治區對下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內政辦發〔2016〕134號)等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糧油生產保障資金,是指中央財政下達我區用于促進糧食和油料等重點作物生產、優化種植結構、提高產出效益等的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資金。糧油生產保障資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監督適用本細則。

  自治區財政安排的糧油生產保障資金參照本細則進行管理。

  第三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實施期限至2027年底,屆時自治區財政廳會同農牧廳根據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的要求,確定是否延續補助政策及延續期限。

  第四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使用管理過程中,要嚴格貫徹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要求,在政策制定、預算編制、資金分配、績效管理等全過程、各方面,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

  第五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由自治區財政廳會同自治區農牧廳按照部門職責分工進行管理。

  自治區財政廳負責組織開展糧油生產保障資金年度預算編制;對自治區農牧廳和盟市報送的基礎數據和相關材料進行存檔備案;負責審核糧油生產保障資金分配建議草案;根據自治區農牧廳提交的糧油生產保障資金正式分配方案,及時下達資金;組織、指導和實施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按規定對專項資金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指導各盟市財政部門加強資金管理。

  自治區農牧廳負責相關糧油生產保障規劃、實施方案編制和審核;在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時限內,按照相關決策部署和本辦法確定的支出方向、支持內容,研究提出年度具體任務和資金分配建議草案;按照規定程序及時提出糧油生產保障資金正式分配方案,對基礎數據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規范性負責。按規定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細化分解區域整體績效目標,督促指導各盟市農牧部門做好項目建設管理、資金使用管理等工作。

  第六條? 盟市旗縣財政部門主要負責本地區糧油生產保障資金的預算分解下達、資金審核撥付、資金使用監督以及組織開展本地區預算績效管理等工作。

  盟市旗縣農牧部門主要負責本地區糧油生產保障規劃、實施方案等編制,項目審查篩選、項目組織實施和監督、項目竣工驗收等,研究提出本地區任務分解方案和資金安排建議方案,具體開展本地區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等工作,加強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使用管理。

  盟市旗縣農牧部門、財政部門應當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對上報的影響資金分配結果的基礎數據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規范性負責。其中,農牧部門對補助主體、補助對象、內容及標準等基礎數據和相關材料情況負責;財政部門根據農牧部門提供的基礎數據,對申請資金額度準確性負責。嚴禁通過虛報、多報有關數據和信息的方式違規騙取上級財政補助資金。

  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對各盟市上報的基礎數據和相關材料分別進行審核備案、存檔備案。在綜合數據分析、專項審計、預算執行情況監督、績效評價等工作中,一經發現虛報、多報有關數據和信息違規騙取上級財政資金的,已騙取資金全額收回,且在下年度適當扣減相關補助資金額度。對涉嫌犯罪的單位和個人,移送司法機關嚴肅處理。

  第二章 資金使用范圍

  第七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支出范圍包括:

  (一)小麥“一噴三防”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在小麥生長期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微肥等混配劑噴霧,促進小麥穩產增產。

  (二)集中育秧等稻油生產發展支出。主要用于支持集中育秧(苗)設施建設、稻油生產發展等方面。

  (三)擴種油菜支出。主要用于支持油菜生產等方面。

  (四)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支出。主要用于對承擔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試點任務的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給予適當補助。

  (五)糧油等重點作物綠色高產高效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實施重點作物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等方面。

  (六)糧油生產保障其他重點任務支出。主要用于支持保障黨中央、國務院及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的糧油生產保障其他重點工作等。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不得用于興建樓堂館所、彌補預算支出缺口等與糧油生產保障無關的支出。

  第八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的支持對象主要是承擔相關項目任務的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其他相關單位。

  第九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可以采取直接補助、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資產折股量化、貸款貼息等支持方式。具體由自治區財政廳、農牧廳按程序研究確定。

  第三章 資金分配和預算下達

  第十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采取因素法和定額測算分配。采取因素法分配的,具體因素選擇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和糧油生產發展實際需要確定,并適時適當進行調整。對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決策部署的特定事項及試點任務等,可實行定額補助。

  第十一條? 資金分配可根據績效評價結果、上年度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農林水投入、預算執行等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監督發現問題等因素進行適當調節,進一步突出激勵導向。

  第十二條? 因素法測算的分配因素包括:

  (一)基礎因素,主要包括農作物播種面積、糧食產量等。

  (二)任務因素,主要包括重大規劃任務、新設試點任務、重點工作安排,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有明確要求的涉及國計民生的事項等共同財政事權事項。

  (三)脫貧地區因素,主要包括脫貧縣(原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糧食播種面積和所在地區脫貧人口等。

  基礎、任務、脫貧地區因素根據相關支出方向和支持內容具體確定。

  第十三條? 自治區財政廳在收到財政部指標文件后,根據自治區農牧廳分配方案,在預算法規定時限內,將預算分解下達到盟市財政部門,同時將資金分配文件報財政部備案,抄送財政部內蒙古監管局、自治區農牧廳。

  自治區農牧廳提交資金分配方案時,應一并提交分區域績效目標表。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應根據資金分配情況及時研究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方案確定后原則上隨同指標文件同步印發、同文印發。并同步下達分區域績效目標表,作為開展績效監控、績效評價的依據。

  第十四條? 盟市級財政部門在收到自治區財政廳下達的資金后,應會同同級農牧部門,根據上級下達任務和本地區實際情況,在規定時限內正式將預算分解下達。同時,應按規定將資金分配結果報財政廳、農牧廳備案。

  第十五條? 完成糧油生產保障緊急任務和其他不可預見緊急情況所必須的資金,由所在地旗縣級財政兜底解決。緊急情況解除后,可根據實際情況逐級向上申請,按規定程序處理。

  第十六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的支付,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關規定執行。屬于政府采購管理范圍的,按照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定執行。

  第四章? 資金使用和管理

  第十七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按照資金投入與任務相匹配原則進行使用管理,并實施年度動態調整。任務根據糧油生產保障資金支持的年度重點工作研究確定,與資金預算同步下達。下達預算時可明確相關重點任務對應資金額度。各地不得跨轉移支付項目整合資金,不得超出任務范圍安排資金,不得將中央財政資金直接切塊用于地方性政策任務。

  第十八條? 各級財政、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加快預算執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結轉結余的糧油生產保障資金,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財政部及自治區關于結轉結余資金管理的相關規定處理。

  第十九條? 盟市財政部門會同農牧部門,根據本細則和自治區財政廳、農牧廳下達的工作任務與績效目標,結合本地區糧油生產保障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年度資金使用方案,于每年6月10日前以正式文件報自治區財政廳、農牧廳備案。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匯總后,于6月30日前以正式文件報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備案,并抄送財政部內蒙古監管局。

  第二十條? 各級農牧部門應當組織核實資金支持對象的資格、條件,督促檢查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為財政部門按規定標準分配、審核撥付資金提供依據,對不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規等有關規定、政策到期以及已從中央和自治區基建投資等其他渠道獲得性質類同的中央和自治區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嚴格審核,不得申請糧油生產保障資金支持。

  第二十一條?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內,安排給脫貧縣(原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資金,按照財政部等11部門《關于繼續支持脫貧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工作的通知》(財農〔2021〕22號)和《內蒙古自治區脫貧旗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涉牧資金實施細則》(內財農〔2021〕812號)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章? 績效管理和監督檢查

  第二十二條?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各級財政、農牧部門參照《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績效管理辦法》(財農〔2019〕48號)等有關制度規定,設定資金績效目標、開展績效目標執行情況監控和績效評價等工作,績效目標設定應與資金量、成本效益等相匹配。

  各級財政、農牧部門要加強績效目標管理,按要求科學合理設定、審核績效目標。未按要求設定績效目標或績效目標設定不合理且未按要求調整的,不得進入轉移支付預算分配和資金分配流程。

  預算執行中,各級財政、農牧部門按要求開展績效運行監控,及時發現并糾正存在的問題,確??冃繕巳缙趯崿F。

  預算執行結束后,盟市財政、農牧部門按要求開展績效自評,并將績效自評結果報送自治區財政廳、農牧廳。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按程序匯總審核形成整體績效自評結果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抄送財政部內蒙古監管局。自治區財政廳根據工作需要適時組織開展重點績效評價。

  各級財政、農牧部門要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按規定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糧油生產保障資金預算安排、資金分配、改進管理和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據;按規定做好績效信息公開。

  第二十三條? 各級財政、農牧部門應當加強對糧油生產保障資金分配、使用、管理情況的監督,綜合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升監督效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問題。

  各級財政、農牧部門應當按照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要求,強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規分配和使用資金,實行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控制。

  第二十四條? 各級財政、農牧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資金分配、審核等工作中,存在違反規定修改基礎數據、分配資金,向不符合條件的單位、個人(或項目)分配資金或者擅自超出規定的范圍、標準分配或使用資金,以及存在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處理。

  第二十五條? 資金使用單位和個人虛報冒領、騙取套取、擠占挪用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以及存在其他違反本細則規定行為的,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盟市、旗縣財政、農牧主管部門,可根據本細則和當地實際,作出補充規定或制定具體的操作辦法,抄送自治區財政廳、農牧廳備案。

  第二十七條? 自治區直屬墾區等單位糧油生產保障資金使用管理,參照本細則執行。

  第二十八條? 本細則由自治區財政廳會同自治區農牧廳,按照部門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細則自2024年6月30日施行。先前政策與本細則規定不一致的,按本細則規定辦理。

  糧油生產保障資金分配測算方法及標準

  ——小麥“一噴三防”支出。按照冬小麥和夏收春小麥 播種面積等因素測算。

  計算方法:補助經費=小麥“一噴三防”支出麥金規模X該盟市小麥播種面積/小麥總播種面積

  ——集中育秧等稻油生產發展支出。采取定額測算分配方式,根據各檔次集中育秧(苗)設施建設數量和相應補貼測算標準實施定額補助,補貼測算標準按照不超過項目規定建設內容涉及投資的30%和規定的補助上限控制。

  計算方法:補助經費=分檔集中育秧設施建設數量*相應補貼標準

  ——擴種油菜支出。根據擴種油菜任務面積和補助標準測算。

  計算方法:補助經費=擴種油菜任務面積X相應補貼標準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支出。根據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面積和補助標準測算。

  計算方法:補助經費=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面積X相應補貼標準

  ——糧油等重點作物綠色高產高效支出。主要采用因素法測算分配,包括基礎因素(40%)、任務因素(55%)、脫貧地區因素(5%)。其中基礎因素包括糧食產量、農作物播種面積、農林牧漁業產值等,任務因素包括糧食等重點作物 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縣數量、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數量、糧 食油料生產分品種下達目標等。

  計算方法:補助經費=糧油等重點作物綠色高產高效支 出資金規模x (基礎因素x 40%+任務因素x 55%+脫貧地區因 素 x 5%)

  注:除黨中央、國務院臨時確定的重點事項,以及對農民直 接補貼、采取項目法管理、實行定額補助等任務資金外,其他資金測算原則上應根據績效評價結果等合理設置調節系數進行適當調節,測算公式參考:

  某盟市資金數

x資金總額

  

  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欧美激情亚洲综合国产999111|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香蕉|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