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產業政策:28條舉措推進養老服務發展
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訊 本周,養老服務業迎來了重磅利好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28條具體舉措,直指為養老服務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破除發展障礙,讓老年人及其子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六個方面共28條具體政策措施。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主要包括建立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繼續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通過提高審批效能解決好養老機構消防審驗問題,減輕養老服務稅費負擔,提升政府投入精準化水平,支持養老機構規?;?、連鎖化發展,做好養老服務領域信息公開和政策指引等7項措施。其中,《意見》提出,聚焦減稅降費,養老服務機構符合現行政策規定條件的,可享受小微企業等財稅優惠政策;研究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企業所得稅支持政策;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扶持政策;落實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落實養老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不得以土地、房屋性質等為理由拒絕執行相關價格政策。
二是拓展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主要包括推動解決養老服務機構融資問題,擴大養老服務產業相關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全面落實外資舉辦養老服務機構國民待遇等3項措施。其中,《意見》提出,對符合授信條件但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民辦養老機構,要繼續予以資金支持;切實解決養老服務機構融資過程中有關金融機構違規收取手續費、評估費、承諾費、資金管理費等問題,減少融資附加費用,降低融資成本;更好發揮創業擔保貸款政策作用,對從事養老服務行業并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給予貸款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
三是擴大養老服務就業創業。主要包括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業吸納就業,建立養老服務褒揚機制等3項措施。其中,《意見》提出,2019年9月底前,制定實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標準;對符合小微企業標準的養老服務機構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四是擴大養老服務消費。主要包括建立健全長期照護服務體系,發展養老普惠金融,促進老年人消費增長,加強老年人消費權益保護和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整治工作等4項措施。
五是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主要包括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推動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互聯網+養老”行動,完善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老年教育等6項措施。
六是促進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工程,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落實養老服務設施分區分級規劃建設要求,完善養老服務設施供地政策等5項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 水利部關于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的通知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提出近遠期有機銜接的總體控制目標,即到2020年,節水政策法規、市場機制、標準體系趨于完善,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23%和20%,節水效果初步顯現;到2022年,用水總量控制在“十三五”末的6700億立方米以內,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全國用水總量嚴格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水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方案》提出六大重點行動和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兩方面舉措,確定了29項具體任務。提出“總量強度雙控”“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重點地區節水開源”和“科技創新引領”六大重點行動,旨在抓大頭、抓重點地區、抓關鍵環節,提高各領域、各行業用水效率,提升全民節水意識。強調機制體制改革,突出政策制度推動和市場機制創新兩手發力,深化水價、水權水市場改革,結合用水計量監管,激發內生動力;推行水效標識、節水認證和水效領跑工作,推動合同節水管理,力求取得實效。
例如,工業節水減排方面,《方案》提出,大力推進工業節水改造,推動高耗水行業節水增效,積極推行水循環梯級利用。到2020年,水資源超載地區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及以上的工業企業用水計劃管理實現全覆蓋。到2022年,在火力發電、鋼鐵、紡織、造紙、石化和化工、食品和發酵等高耗水行業建成一批節水型企業。
同時,《方案》明確,嚴控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從嚴控制洗浴、洗車、高爾夫球場、人工滑雪場、洗滌、賓館等行業用水定額。洗車、高爾夫球場、人工滑雪場等特種行業積極推廣循環用水技術、設備與工藝,優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
此外,《方案》還提出了多項保障措施,包括完善財稅政策、拓展融資模式等。例如,采用直接投資、投資補助、運營補貼等方式,規范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有一定收益的節水項目建設和運營;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貸款條件的節水項目優先給予支持。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施工工地和道路揚塵管控工作的通知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施工工地和道路揚塵管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履職盡責、擔當作為,進一步加強施工工地和道路揚塵管控工作。
通知提出,要嚴格落實施工工地揚塵管控責任。建設單位應將防治揚塵污染的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揚塵污染防治責任。暫時不能開工的施工工地,建設單位應當對裸露地面進行覆蓋;超過三個月的,應當進行綠化、鋪裝或者遮蓋。施工單位應制定具體的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實施方案,采取有效防塵降塵措施,減少施工作業過程揚塵污染,并做好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地方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要嚴格施工揚塵監管,加強對施工工地的監督檢查,發現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違法違規行為,依照規定責令改正并處以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
同時,要積極采取施工工地防塵降塵措施。具體包括: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管理,加強物料管理,注重降塵作業,硬化路面和清洗車輛,清運建筑垃圾,加強監測監控。例如加強物料管理方面,通知提出,在規定區域內的施工現場應使用預拌混凝土及預拌砂漿;采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或砂漿的場所應采取封閉、降塵、降噪措施;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密閉存放或采取覆蓋等措施。
此外,要積極推進道路揚塵管控,推行機械化作業,優化清掃保潔工藝,加快環衛車輛更新,加強日常作業管理。到2020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0%以上,縣城達到60%以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要顯著提高。
監督執法方面,通知明確,對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行為,依法依規嚴懲重罰;建立施工工地管理清單,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
關于進一步明確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為進一步做好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工作,近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發布通知,明確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有關問題。
?通知明確,《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暫行辦法》(財綜〔2017〕35號)印發前,按規定分期繳納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的礦業權人應繳納的資金占用費,繼續按照原礦業權出讓合同或分期繳款批復繳納,繳入礦業權出讓收益科目,并統一按規定比例分成。
對于法律法規或國務院規定明確要求支持的承擔特殊職能的非營利性礦山企業,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確有困難的,經財政部、自然資源部批準,可在一定期限內緩繳應繳礦業權出讓收益。
礦業權出讓收益滯納金繳入礦業權出讓收益科目,并統一按規定比例分成。
關于印發《服務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近日,財政部發布《服務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以提高中央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
《辦法》指出,服務業發展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創新現代商品流通方式,改善現代服務業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流通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城鄉市場發展,擴大國內消費,提升消費品質。具體包括:(一)電子商務、現代供應鏈、科技服務、環保服務、信息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現代服務業;(二)養老服務、健康服務、家政服務等民生服務業;(三)農村生產、生活用品流通及服務體系建設;(四)全國跨區域農產品流通網絡建設;(五)現代服務業的區域性綜合試點;(六)規范商貿流通業的市場環境,建設維護誠信等制度體系;(七)財政部會同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相關領域。資金不得用于征地拆遷、人員經費等經常性開支以及提取工作經費。地方應發揮財政引導、市場主導作用,結合項目特點,因地制宜采取財政補助、以獎代補、股權投資、政府購買服務等支持方式,明確支持比例和上限,對符合要求的項目予以支持。
《辦法》明確,服務業發展資金原則上以因素法分配,確需考慮專業規劃布局、項目特點的,采取項目法分配,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采取因素法分配的,主要依據當年預算規模、支持方向及工作基礎等因素,進行測算及安排資金。每年度資金分配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統稱省)級財政部門時,工作基礎權重30%,發展指標權重30%,績效考核結果或資金使用情況權重20%,其他相關因素權重20%。采取項目法分配的,通過專家評審、競爭性談判、招標等方式選拔符合要求的企業或單位。
《辦法》規定,服務業發展資金實施期限至2022年。屆時根據國家服務業發展情況評估確定是否繼續實施和延續期限。
來源: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