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多舉措支持小微企業 近期或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
4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聽取2019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承辦情況匯報,要求更好匯聚眾智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確定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會議就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提出了四方面措施。針對融資難融資貴主要集中在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問題,會議要求,要將釋放的增量資金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上海一銀行業分析師表示,本次國常會提出針對中小銀行的較低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框架,是專門針對中小銀行,預計近期可能會有針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準。另外,還有專家指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關鍵是提升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意愿和能力。
近期或針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
會議指出,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小微企業融資規模增加、成本下降,促進就業擴大和新動能成長。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擴大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規模,抓緊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針對融資難融資貴主要集中在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問題,要將釋放的增量資金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推廣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確保今年民營企業發債融資規模、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券規模均超過2018年水平。
據第一財經,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顏色表示,今年貨幣政策不會為了維持高增長重回加杠桿的老路,短期內不會降準降息,而會更多運用結構性政策工具精準滴灌,疏通貨幣傳導機制。
顏色分析,今年貨幣政策的主線就是“結構性”,靈活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甚至會創新出一些政策,來進行精準調控,使貨幣流動到亟需支持的領域,像是民營小微企業、制造業等。當前貨幣政策的主要困境并非流動性緊張,而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效性不足,資金難以流向實體經濟,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仍在。
根據券商中國,“本次國常會提出的針對中小銀行的較低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框架,就是要進一步豐富差異化存款準備金率的內涵,此前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的考核標準是銀行對小微、‘三農’等普惠金融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是所有商業銀行都參與考核,而這一次是專門針對中小銀行,預計近期可能會有針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準?!鄙虾R汇y行業分析師表示。
再次強調五大行應帶頭支持小微企業
會議指出,推動銀行健全“敢貸、愿貸、能貸”的考核激勵機制,支持單獨制定普惠型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工農中建交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要帶頭,確保今年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30%以上、小微企業信貸綜合融資成本在去年基礎上再降低1個百分點。引導其他金融機構實質性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據每日經濟新聞,去年以來,為進一步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切實提高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獲得感,政策層面頻現利好。具體來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而銀保監會也配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
而在《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中,強化對“兩增”目標的考核,全年努力完成“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以下簡稱“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較年初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不低于年初水平;在風險管控方面,在目前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總體可控的前提下,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寬至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等。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指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關鍵是提升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意愿和能力。
據新華網,此前,多家銀行高管已在業績發布會上給出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具體目標:2019年,農行計劃新增民營企業貸款1320億元、工行小微企業貸款增長目標為1000億元以上、中國銀行新投放民營企業貸款不低于全部對公貸款新投放的三分之一。
專家表示,在釋放增量資金的同時,要讓流動性真正注入民營和小微企業。只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才能打消基層機構和員工服務小微企業的顧慮和壓力,變“拒貸”“懼貸”為“愿貸”“敢貸”。同時,要注意引導銀行提高信用貸款比重,降低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
另外,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降低,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通過政府性融資擔保降低企業融資費用。中央財政繼續安排資金,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國家融資擔?;鹉甓戎С中∥⑵髽I2000億元擔保貸款、戶數10萬戶以上。各地要盡早實現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擔保費率不超過1%、500萬元以上不超過1.5%的目標。
加大對金融機構服務民企融資的檢查力度
會議還指出,要引導銀行提高信用貸款比重,降低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清理規范企業抵押登記、資產評估、過橋等附加費用,有關部門要對企業融資中的不合理和違規收費聯合開展專項檢查,減輕企業負擔。
據券商中國報道,4月11日,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開展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開展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監督檢查工作,具體包括四部分:機構自查、監管監測、監管檢查、企業調查。
《關于開展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顯示,監督檢查要點至少六大方面,重點包括貸款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是否有效建立、貸款審批中對民營企業是否設置歧視性要求、授信中是否附加以貸轉存等不合理條件、民營企業貸款數據是否真實、享受優惠政策低成本資金的使用是否合規等。
其中,在民營企業授信服務開展情況的監督檢查方面,《通知》要求,將重點檢查商業銀行貸款審批是否對民營企業設置歧視性要求;貸款利率和條件是否高于同等條件下的國有企業;是否綜合各方面因素科學定價;是否立足于第一還款來源,減輕對抵押擔保過度依賴,合理提高信用貸款比重;是否有效提高貸款需求響應速度和授信審批效率。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