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獎勵1000萬元!激勵科技成果轉化有這些新措施
選稿人員:劉佳 | 發布日期:2023/4/11 15:57:29 | 瀏覽次數: 2104
重大成果轉化“一事一議”予以每項最高獎勵1000萬元、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所獲得的收益,全部留歸本單位、按成果轉化收入管理橫向科研項目經費,結余經費可出資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發放績效……
今年年初,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科技激勵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在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激勵保障,擴大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范圍,完善高校、科研院所橫向科研經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內蒙古工業大學自2021年被自治區科技廳認定為自治區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以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試點工作,明確了成果轉化流程,強化了科技成果轉化賦權后的管理和服務,但也碰到了一些具體問題?!啊度舾纱胧返某雠_恰逢其時,是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的務實之舉?!眱让晒殴I大學產業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中心主任佐同林深有感觸地說,“將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打通科技創新鏈條上的梗阻點,鼓勵大膽創新、有效創新,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成果轉化環境?!?/span>
強化科技成果激勵保障,《若干措施》進一步加大了財政資金獎勵額度,明確對重大成果轉化“一事一議”予以重獎,每項最高獎勵1000萬元,其中不低于50%用于獎勵科技成果轉化貢獻人;對高校、科研院所以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形式在自治區內落地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根據技術合同到賬金額或有關股權折算金額在200萬元以上的,給予成果出讓單位到賬金額或股權折算金額20%的財政資金獎勵?!斑@體現了關鍵貢獻者優先原則,極大地消除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人實施轉化的顧慮,將激發廣大科技人員和轉化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實施成果轉化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并且提出增設技術經紀專業職稱序列,是自治區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專業技術人才創新活力的有力舉措,可謂眾盼所歸?!弊敉直硎?。據了解,截至目前,內蒙古工業大學發揮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重要作用,已開辦3期技術經紀人培訓班,為自治區培養了1890名技術經紀人?!坝辛烁嗉钫?,這些專業人才將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協助廣大科技工作者著力突破共性關鍵技術,連接技術和市場,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高科技創新效率,使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弊敉直硎?。
值得關注的是,《若干措施》提出,按成果轉化收入管理橫向科研項目經費,項目績效經費納入績效工資管理,不受核定的績效總量限制;對橫向委托項目結余經費的使用也進行了創新探索,既可以出資科技成果轉化,科研人員與所在單位約定一定分配比例,科研人員占比不低于90%,也可用于績效發放,比例自行約定。在佐同林看來,《若干措施》出臺前,不同的高校、科研院所對橫向科研項目經費是否按成果轉化收入管理認識不一、理解不同。此次《若干措施》的出臺,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回歸橫向科研項目本質,讓市場配置創新資源,引領高校、科研院所更好發揮自身社會服務職能,更好融入自治區創新發展格局。
《若干措施》對科技成果轉化無論在多樣化的形式上,還是在獎勵的額度上可謂是讓科技人員對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倍增,同時從體制機制、管理模式上也提出了全新的服務模式。尤其是首次提出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改革,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所獲得的收益,全部留歸本單位,不上繳。以作價入股等方式轉化職務科技成果形成國有資產的處置,由高校、科研院所自主管理,不審批、不備案、不納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圍,切實解決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不敢轉”問題,讓更多的科技成果不再藏在電腦的文件夾里、鎖在辦公桌的抽屜里、躺在檔案柜的盒子里?!斑^去受評職稱崗位晉升體制導向的影響,大部分科研人員的成果都更多的是注重論文的數量等,其成果具備轉化能力的少之又少。這些激勵措施將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更加順暢、資源配置更加優化、人才創新創業更加安心,推動以技術問題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脫穎而出,解決國家、地區、企業的實際需求?!彼磕羺^水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郭建英表示。
政策措施的靈魂在于執行和落實,要讓好的政策發揮出好的效果,必須解決好政策落實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靶枰嗖块T、多層次、多方式協同聯動,讓一線的科技人員真正體會到政策紅利,高校、科研院所還需加強對政策的銜接、落實、細化和系統性考慮,盡快制定出臺相關措施、制度和方法,讓科技激勵政策充分發揮效用,打通轉化渠道,激發創新效能?!惫ㄓ⒈硎?。
來源:自治區科技廳政策法規與監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