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市多措并舉 廣泛宣傳 助推根治欠薪工作再上新臺階
選稿人員:劉磊 | 發布日期:2020/8/28 9:04:08 | 瀏覽次數: 65515
烏蘭察布市把宣傳貫徹《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根治欠薪重要手段,在日常檢查和案件查處中,采取堅決有力的舉措全力做好根治欠薪各項工作,竭力完成2020年基本無拖欠工作目標,依法保障農牧民工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一、強化部門協調,形成宣傳合力。市農牧民工工資專項治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學習宣傳貫徹實施方案,組織協調各成員單位明確部門職責,共同做好《條例》宣傳活動。全市各級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聯合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業主管部門深入建筑工地、用人單位、市民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專題宣傳,組織“情系民工、夏送清涼”慰問、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宣傳月、“送法進企業、共建促和諧”等形式多樣的活動510余次,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內蒙古自治區社會法人勞動保障信用失信懲戒辦法》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資料16萬余份,在建筑工地和用人單位懸掛宣傳條例條幅400余條,張貼維權告示500余份。這為開展培訓和貫徹實施《條例》奠定了良好基礎,為用人單位依法用工和勞動者理性維權營造了和諧氛圍。
二、組織學習培訓,筑牢理論基礎。4月初,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支隊率先對市、區兩級勞動保障監察員開展了專題培訓,各旗縣市先后對勞動保障監察員進行了重點培訓。4月下旬,自治區根治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專項工作協調辦公室又組織了為期10天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線上專題培訓。全市師資人員、農牧民工工資專項治理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負責人及聯絡員、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人員、項目審批人員、施工總承包和分包企業、其它行業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以及中小企業的負責人及勞資員和街道鄉鎮網格長1319人分11批次在各地參加了線上培訓。5月中旬至今,全市148名勞動保障監察員和聯席成員單位工作人員又參加了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條例》線上專題培訓。
三、借助網絡媒體,拓寬宣傳渠道。疫情防控期間,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支隊及相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通過微信公眾號和部門網站推送、烏蘭察布日報刊載、烏蘭察布廣播電視臺直播、戶外LED大屏幕滾播、懸掛固定宣傳標語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條例》,不斷提高群眾知曉率,努力營造人人參與、人人維護的社會氛圍。
四、加強監督檢查,夯實工作成效。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支隊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開展了日常巡查、書面審查和專項檢查,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及時處理投訴舉報的各類違法用工行為。密切聯合市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業主管部門深入全市各在建項目工地進行了多輪專項檢查和“回頭看”,指導和督促施工企業、用人單位對照《條例》要求進行完善,積極落實工資保證金、分賬管理、實名制管理、按月發放工資、維權公示等制度,進一步規范用工行為,切實將《條例》有關規定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全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主動監察各類用人單位3381戶,涉及勞動者近6.7萬人,補簽勞動合同2390份;累計實現網上勞動用工備案24810戶,涉及勞動者77895人,書面審查用人單位54339戶;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信息錄入用人單位29727戶;接待來訪群眾2萬余次,涉及勞動者5.8萬余人次;協調處理欠薪線索113件,為1500多名勞動者解決欠薪3300余萬元;全市梳理出在建項目共73個,其中政府項目27個,社會項目46個。按月足額支付工資制度、分賬管理制度、實名制管理等長效機制已實現全覆蓋,工資保證金繳納實現全覆蓋,共繳納13011萬元;應急周轉金儲備實現全覆蓋,全市共儲備3153.5萬元;所有在建項目施工現場均懸掛了維權告示牌。
通過廣泛宣傳,《條例》已經深入人心、無處不在,被用人單位、勞動者、監管部門及全社會接受并自覺對照應用。將繼續依托電視、報刊、網絡、微信公眾平臺和宣傳欄等全要素宣傳媒介,結合實地宣講等傳統形式,通過開展專題培訓、以案釋法、分行業點對點宣傳培訓等手段,實現全覆蓋。逐步提高用人單位行動自覺,增強農牧民工理性維權意識,營造良好用工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