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 食品業轉型升級迎新契機
選稿人員:郭紅麗 | 發布日期:2019/11/14 18:08:11 | 瀏覽次數: 1044
日前,多地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工作,政府建設培育主動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優質企業。業內人士分析,在當前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通過深化產教融合,開展校企合作,有利于培養出契合企業需求、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食品工業開始向資本、技術、知識密集型轉變
據悉,《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提出,要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試點布局建設5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
從日前多地出臺的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工作方案來看,政府建設培育主動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優質企業成為這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現代農業、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優勢明顯。
食品工業作為我國現代工業體系中的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實現了快速發展,總量不斷擴大,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978年,中國食品工業總產值472億元,2017年,規模以上的食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1.4萬億元,相當于1978年工業總產值的240多倍,是國內外主營業務收入唯一超過十萬億元的產業。
進入新時期,食品工業正處于從資源密集、勞動密集向資本、技術、知識密集型轉變?!安蝗莺鲆暤氖?,目前食品工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產業核心技術與裝備創新能力不足,精深加工產品少,研發能力不強等方面的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深化產教融合,開展校企合作,不但可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使研發成果轉化和供給側改革更加高效,而且有利于打破國外先進技術壟斷,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產教融合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實用型人才
在當前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企業間的競爭已由產業技術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競爭演變成了企業人才的競爭,隨著龍頭企業業務的拓展、技術的革新,對用工需求也有了更高要求,如何培養出契合企業需求、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構建智能制造人才生態圈,也是眾多行業龍頭企業一直關心的問題。
產教融合發展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契機。從“康師傅訂單班”到合作建立“人才共育基地”,再擴展到“現代學徒制試點班”……多年來,食品業龍頭企業康師傅與高校在產教融合道路上的合作不斷深入。對此,康師傅控股人資長吳之煒認為,積極落實國家的方針政策,探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共同育人的方式,將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斑@是富國利民益己的好事善事,是我們開展產教融合的初心所在?!眳侵疅槺硎?。
業內人士分析,為培養高質量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以康師傅集團成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為例,康師傅踐行產教融合歷經十多年,早在2006年開始,就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康師傅為每位博士每年提供約50萬元的培養經費,支持科學研究。如今已累計培養6位博士出站,其中張頂武博士留在康師傅集團擔任研發骨干,其他五位目前均在全國知名高校服務。
據介紹,康師傅與國內36所高校、50所職業學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累計投入校企合作資金約4300萬元,主要用于開展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科專業建設,合作開展食品安全、生產制程與技術、應用開發等研究,支持高校創新成果和核心技術產業化,取得了一系列的創新成果。
此外,康師傅集團還積極與各合作學校共同協作探索實踐現代學徒制、新型學徒制,共建實訓基地、建設雙師型教學團隊和培育工匠人才。據康師傅飲品事業揚州供應鏈部人資處潘明星介紹,目前在當地康師傅飲品工廠中,康師傅訂單班學生中已有11人成為技術骨干,其中張啟龍、晁鑫淼兩位同學已作為后備主管進行培養,并完成了3-4個關鍵崗位的歷練。
“產教融合開拓了優質人才來源,培養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實用型人才,有利于傳承企業文化,提高組織運作效能,為企業應對市場變化,推進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增強了集團競爭力?!眳侵疅樥f道,推動校企深度合作、產教深度融合,對實現人才精準培養、解決好學校人才輸出和企業人才輸入的對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