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微觀察 政策“東風”勁吹 科技創新驅動綠色轉型“加速跑
【觀點摘要】·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必要條件。·《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對科技創新領域做了三方面部署,完整涵蓋了科技創新“研究-研發-推廣”的三個關鍵環節,形成了對科技創新全鏈條、全周期的政策支持。·中國的綠色 【全文】

中鋼協:我國鋼鐵需求結構重心逐漸向制造業轉移
“當前,鋼鐵行業進入‘存量優化’階段的特征日益明顯,運行持續呈現高產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價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敝袖搮f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日前在中鋼協2024年三季度信息發布會上表示,我國鋼鐵需求結構重心逐步向制造業轉移,制造 【全文】
兩部門發布公告 進口信息技術設備3C認證試點新政策來了
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近日發布公告,決定對試點地區(適用范圍: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信息技術設備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要求予以調整。對于在試點地區進口的CCC認證范圍內信息技術設備,認證委托人在申請CCC認證時,可以采用自我聲明評價方式證明產品 ...【全文】
我國工程熱化學新技術實現產業化
作為“國防金屬”和“工業味精”,鎂和氧化鎂是國防安全和生產生活的戰略金屬和重要材料。記者5日從沈陽化工大學獲悉,經過3年多科研攻關和示范項目建設,該??蒲腥藛T在提供國家鎂需求量80%的菱鎂礦資源煅燒領域,推進了“高溫過程低溫化、慢速過程快速化”的工程熱化學技術變革,生產能耗較傳統工藝 ...【全文】
工信部:人形機器人到2025年實現量產
記者11月2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日前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 ...【全文】
科技創新是農食系統轉型的重要驅動力
11月2日至4日,2023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平谷召開。3天里,來自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大學校長、企業家以及青年人才針對農業科技創新與農食系統轉型進行了充分討論,達成《平谷共識》?!镀焦裙沧R》指出,科學、技術、政策、制度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是農食系統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這些創新對 ...【全文】
以學促干,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方面取得新成效
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緊扣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目標,堅持理論指導實踐,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全力當好“科技興蒙”行動領頭雁,扎實推動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落地,讓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活動的主體、研發投入的主體、科研組織的主體、成果轉化的 ...【全文】
科技賦能 為創新發展添動力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落成啟用,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著力解決乳產業鏈技術瓶頸問題,培育乳業創新后備人才。內蒙古元牛繁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元?;蜓邪l中心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何博士致力于研究體外胚胎生產,通過全基因組選育技術、OPU/IVF、克隆等高科技手段,培育出適應本土生長的優秀肉牛品種 ...【全文】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四個支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今年以來,自治區科技廳以實施“科技興蒙”行動為統領,緊緊圍繞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讓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活動的主體、研發投入的主體、科研組織的主體、成果轉化的主體,引導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型企業 ...【全文】
